资本寒冬来临,美图的增长引擎如何发动?
7月底,易凯资本王冉一篇《我们对当下中国资本市场温度的一些感知》的文章,在行业内广泛传播,在这篇文章中,王冉首先就给出了一个充满绝望感的结论:“市场在变得更好之前一定会变得更坏,这一点毫无疑问。”
他认为,一级市场的人民币和美元都变少了,创业者融资会日益艰难,看似繁荣的上市潮,不是为了割韭菜,而是拿韭菜盒子当活命干粮。
同时他还给出了一个论断:“今天所有新模式下的新公司三四年后都会变成传统公司,因此它们的估值逻辑在那个时候必须回归传统产业的估值逻辑(对很多行业来说这意味着15-30倍的市盈率)。”
能够印证王冉判断的是,新经济公司上市后破发成为新常态,甚至包括腾讯、小米这样的超级明星公司,股价也遇到增长压力,还有很多中概股股价跌回一年前,甚至更低,这与公司业务本身有关系,然而大环境的变化也不是没有影响,如今中概股,市盈率超过40就是高的,一年前却是稀疏平常。
一级市场同样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,创业公司融资消息早已不如前几年密集,前段时间,一个在VC工作的朋友带着团队加入某独角兽公司,原因是VC募资很难,他们干不下去了,有数据显示2018年4月在中国完成募资的VC/PE数量同比下降69.41%,募资规模同比下降85.78%。
每年都有人喊资本寒冬来了,今年,是真的要来了。
一级市场融资能力严重受限,公开股票市场成为救命稻草,各大资本市场因为种种原因对新上市公司洞门大开,7月12日,映客、齐家网、指尖跃动等八家公司在港交所同时上市,两家公司一面锣,成为资本奇观。7月26日,包括极光大数据、拼多多、灿谷在内的七家公司在美股同时上市,今年美股上市公司数量已超过2016年全年。
上市公司多起来了,然而资本却变得愈发紧张,僧多粥少,资本争夺将变得异常激烈,那么接下来想要吸引更多资本的上市公司,要拼什么?投资大师巴菲特说“潮水退去,才知道谁在裸泳”,当资本市场的泡沫被挤破后,剩下的也只有商业的本质,上市公司再通过讲故事、画大饼、造概念,来吸引资本已没什么意义,如今资本只会关注商业本质,只会对回报可预期的项目投资。
上市公司要做的就是回归商业本质,给资本更加清晰的预期。
资本寒冬到来后,首当其冲的是昔日明星公司——它们当初在光环下更受资本青睐,成为资本宠儿,股价数倍增长。如今资本寒冬到来,股价压力更大,美图作为2016年在港交所上市的新经济公司“独苗”,就一度成为资本宠儿,市值先后突破100亿港元和1000亿港元。
如今,资本寒冬到来前夕,美图发布了“美和社交”的战略,并宣称未来18个月将全力促进用户和毛利的双增长,它的增长引擎能否就此启动?这次转型有哪些值得互联网上市公司借鉴?
相关文章推荐:
热门阅读推荐:
图文精选:
-
有了这套流量获取方法论,流量还会枯竭吗?
搜索引擎,看看在现在这个移动互联网年代和新媒体年代还能怎么获取流量。...
-
日销售额破4亿,看“斑马会员”如何运营会员
市面上,做会员制的电商平台不少,竞争十分激烈,而在一片红海之中,斑马会...
-
互联网寻找新流量
中国互联网流量式微已是不争的事实。 艾瑞咨询《2019年Q2中国互联网流量分析...
-
B端用户的分级运营
今天我们来讲,B端用户的分级运营。当数据分析普及到各行各业后,我们经常...
-
企业增长的三大误区
驱动增长的误区很多, 其中最常见的3个误区。...